——“系统,开始下一个任务”——“叮……”“有本启奏,无事退朝~~”太监特有奸细的嗓音在耳畔响起,凌苒眼眸微动,扫了扫四周,大概是在朝堂。
她垂下眼,站在人群之中,静静的聆听着。
“启奏陛下,多罗国使臣不日进京,迎接的使臣一直未定,望陛下决断。”
皇帝下首左列的第一位大臣跨步出列道。
“左相此话怎讲,之前不是定了朝奉大夫李大人迎接吗?
左相怎又提这事呢?”
一旁的右相与左相意见相左,站出来不愉道。
左右相在朝堂上一向不对盘,吵起来是常有的事,因此底下的官员都习以为常,不曾吭声,亦是不敢吭声。
当今圣上铁血手腕,登基十年,朝堂就经历了好几次大换血,底下的官员们是彻底老实了。
私底下不管如何,至少明面上是不敢拉帮结派。
此时也不敢在左右相之间插嘴,老老实实的低着头听着,不敢逾矩。
“我大姜泱泱大国,礼仪之邦,岂能让那小国看轻了我大姜!
臣以为,礼部侍郎张大人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。”
左相一派严谨,稳重之态,强调着大姜的地位与颜面。
朝奉大夫,一个六品小官,一个正三品礼部侍郎,一个连朝堂都不得上,一个是朝中重臣,连可比性都没有。
右相冷哼一声:“那多罗一个战败小国,怎值得我大姜劳心费力。
更何况大姜与多罗的战争持续多年,损失了我大姜多少将士与百姓。
左相好歹是一国之相,不要忘了本分!”
左相沉了沉脸,道:“多罗国已降,我大姜正是要好好展现一番大国风范,怎可不顾大体。”
“左相到是识大体,就是不……”“够了!”
上座上的皇帝出声打断右相。
作为皇帝,他极懂得平衡朝堂。
虽然左右相之争是他一手促成,但也不希望他们闹得太难看。
礼部侍郎,朝奉大夫,都是左右相底下的人,他不是不知道,但多罗使臣进京在即,他俩竟还在为这点蝇头小利争吵。
思及此,皇帝面色更加难看,冷声道:“从一品太子少师,钟䎃,此事交由你去办。
退朝!”
话落,拂袖而去。
左右两相皆默不作声,他俩吵归吵,但也是有分寸的。
刚才皇帝明显是动怒了,他俩自然是不会去触皇帝的底线。
更何况,
最新评论